一文教你制作不踩雷的圣诞特饮——热红酒。
每年12月,当一群红衣服白胡子的老爷爷们不约而同散步街头、当苹果突然涨价,并且改名叫“平安果”的时候,你就知道,圣诞节快到了。一个极具仪式感的圣诞节,必然少不了装饰圣诞树,与家人或朋友庆祝一番。或逛一逛圣诞集市,吃一顿丰盛的圣诞大餐,当然,还少不了一杯经典的热红酒。
热红酒(Mulled Wine),德国人也叫 Glühwein,在法国叫Vin Chaud,中文直译即“加香料的热饮酒”。
喝起来暖身又暖心,迅速提升幸福值,简直是冬天的最佳搭配,也让你的圣诞更有圣诞味。
热红酒的起源
在寒冷的冬季,一杯热乎乎的酒是不同喝酒群体之间由来已久的默契。中国古人围炉煮酒,在西方,冬季的热红酒也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据说热红酒起源于公元2世纪,是由罗马人和希腊人发明的,他们把酒和香料加热用以抵御寒冷的天气。
到了中世纪,欧洲黑死病、瘟疫流行,热红酒成为家喻户晓的饮料。
这时的热红酒,已经从“御寒”中脱离开来,开始成为“药用”良方。
在J. John的《圣诞概要》(Christmas Compendium)一书中,他写到了热红酒与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严冬之间的联系。
书中写道:“热红酒在中世纪被称为ypocras或hipocris,是以医生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的名字命名的。由于在当时葡萄酒比水卫生得多,这些加热过的红葡萄酒可以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保持健康。”
过去人们只在冬天才会制作这种可口饮料,所以它很快就成了冬季节日的主要饮品。
如今,在欧洲的圣诞节期间,与朋友和家人一起饮用热红酒已经成了一种传统。
版本繁多的热红酒
热红酒通常是由红酒和各种香料、浆果和葡萄干混合而成。传统的制作方法会用上像肉桂这种整块的香料。对了,肉桂也是具有药用价值的。
有的欧洲地区会往里面加入香草和鲜花,总之热红酒演变至今已经有了许多风味,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版本的热红酒。
比如瑞典圣诞节最受欢迎的Glogg,在北欧国家用来指热红酒。主要成分是红酒、糖、苦橙和香草。
除了配料百变,热红酒的基地也有多种选择,比如将红酒替换成苹果酒,在德国、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地区,则会用白葡萄酒做基底。
再比如,挪威、丹麦人还会往热红酒中,额外再加进伏特加、白兰地这些烈酒,而这可能与北欧更寒冷的气候有关。
在家自制热红酒
制作热红酒并不难,就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版本一样,每个人做出来的热红酒风味也不一样,而其中,最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:
你喜欢就好。
下面,我们一起来学学不踩雷的热红酒做法吧~
主料:红酒
配料:肉桂、丁香、八角、糖、苹果、橙子
做法:
1. 将一瓶红酒加入干净的小锅中,小火加热;这个用量可以根据你和朋友的酒量来调整。一次喝不完的热红酒可以放冰箱存放数日,下次再加热了喝。
2. 放入一条肉桂棒及少许丁香和八角,加入冰糖或白糖,没有的也可以用蜂蜜代替。
3. 控制住自己想要放一块大肉进去炖的冲动。把切好的苹果和橙子片放进去,继续加热并搅拌。
4. 待到酒加热至冒气,即可关火或调至保温状态,热红酒的余温会让香料和水果的风味继续释放,如果不喜欢香料味道太浓,此时可以把香料提前捞出来。
5. 10-20分钟左右后,热红酒就可以饮用啦~
热红酒的做法还有多种变化,尽可能多多尝试不同排列组合。相信在几天后的圣诞节,你就可以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“拿手好酒”。
不过,热红酒制作步骤虽易,不过要做出好喝的热红酒,还是有几个雷点要避免:
红酒的选择应该以普通干红或者半甜葡萄酒为宜,太过廉价的葡萄酒毫无风味,太贵的葡萄酒嘛,怕是喝了会肉疼。
其次,整个过程一定是中小火加热,不能将红酒煮沸,一是避免将酒精和风味完全挥发,二是过度萃取香料的味道可能导致热红酒变苦熬成“中药”。
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,这里要用的是甜肉桂,欧洲人喜欢用这种肉桂调配咖啡饮料和制作糕点,比如在新巴克的调味台上就能见到这种肉桂粉。
肉桂和炖肉用的桂皮是两回事,使用时要注意区分。毕竟咱们是做热红酒,不是卤红酒哦~